近日,研究机构EVTank、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《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白皮书(2025年)》。
白皮书指出在人工智能、高端制造等先进行业的高速发展下,人形机器人应运而生,它将是现代工业体系的有利支撑,是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。
EVTank指出人形机器人行业正经历“技术爆发→场景验证→量产落地”的阶段,2025年被誉为人形机器人的“量产元年”,出货量将破两万台,市场规模近90亿元。
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逐步完善,其在工业场景和服务场景的渗透率不断加深,EVTank预计,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需求量将达到1800万台,市场规模将攀升至1.5万亿元。
EVTank在《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白皮书(2025年)》中指出,目前海外技术较中国更领先,以Tesla为首的海外企业有更先进的技术积累(FSD)和更早期的应用及训练;但中国企业迅速跟进,在车厂、商超等场景开展实际测试,如宇树科技在吉利、蔚来车厂测试,优必选与东风、比亚迪等开展合作,傅利叶交付百台机器人,在上汽通用工厂测试,银河通用在药店、商超等场景展开测试,诸多企业规划在2025年出货量将破千台。
此外,EVTank指出中国政府层面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。国家层面,工信部2023年便已出台《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》;地方层面,上海市、北京市、浙江省、山东省等多地发布人形机器人相关行动/实施方案。
另一方面,资本市场也高度青睐人形机器人产业,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,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融资总额超过110亿元,其中中国市场占比超过45%。
值得一提的是,EVTank指出,人形机器人将为锂电池尤其是固态电池带来新的增量市场,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用锂电池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亿元。随着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、服务和家庭领域等多场景应用的加深,2035年将同步带动人形机器人用锂电池出货量达到72GWh,市场规模达到360亿元。
人形机器人对锂电池有着更高的性能要求:
(1)高能量密度:因其本体空间有限和对工作时长及效率的需求,对锂电池能量密度有更高的要求(向300Wh/kg以上发展);
(2)高倍率性能:工业场景对瞬时放电的要求,需要锂电池有高放电倍率(≥2C);
(3)快充性能:各作业场景期望减少“停工”时长,提高生产效率,对锂电池有快充性能的需求;
(4)安全性能和宽温性能:人形机器人对安全的需求较高,另外由于特殊场景如救援、探索等对工作温域的需求较高。
因此,固态电池更加符合人形机器人的需求,但由于全固态技术尚不成熟,行业目前更多仍以高端液态或半固态进行测试试验,未来再逐步向全固态过渡。
自19世纪末以来,机器人技术已历经三个变革阶段:电力驱动的机械化、互联网赋能的工业自动化,以及如今由人工智能、先进算法和精密运动控制驱动的自主智能体。随著技术能力的扩展和应用的多样化,机器人技术正变得更智能、更具适应性,并日益成为众多行业的核心组成部分。 自主智能体机器人技术代表一种先进系统,其融合并分析海量环境数据,支持实时决策与精确操...
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从技术验证向场景渗透的关键转折期,工业、服务、特种、家庭等多种场景的潜在市场超过数十万亿元。然而,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化落地仍面临三大核心瓶颈:一是人形机器人产品成本体系尚未突破临界点,二是智能化水平存在代际差距,三是数据要素供给严重不足。佐思汽研通过深入剖析 21 家中美头部厂商及其代表产品的技术路线与产品矩阵,对标各家人形机器人产品竞争力...
2025年7月,继智元联合宇树拿下1.24亿大单之后,优必选自研的工业人形机器人中标觅亿(上海)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,项目金额为9051.15万元。 此前,智元机器人、宇树科技中标中移(杭州)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5年至2027年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。该项目总预算1.2405亿元(含税),分为两个标包:全尺寸人形...
2025年被称为“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”,全球科技巨头如特斯拉、华为、英伟达等竞相布局,推动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。中国政府发布的《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》明确提出,到2025年将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,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与批量生产,并在制造、服务、特种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。马斯克更宣布特斯拉Optimus计划在2025年量产数千台,2026年产能提升至10倍,目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