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形机器人迎来量产元年 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1.5万亿

近日,研究机构EVTank、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《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白皮书(2025年)》。

白皮书指出在人工智能、高端制造等先进行业的高速发展下,人形机器人应运而生,它将是现代工业体系的有利支撑,是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。


EVTank指出人形机器人行业正经历“技术爆发→场景验证→量产落地”的阶段,2025年被誉为人形机器人的“量产元年”,出货量将破两万台,市场规模近90亿元。

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逐步完善,其在工业场景和服务场景的渗透率不断加深,EVTank预计,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需求量将达到1800万台,市场规模将攀升至1.5万亿元。

EVTank在《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白皮书(2025年)》中指出,目前海外技术较中国更领先,以Tesla为首的海外企业有更先进的技术积累(FSD)和更早期的应用及训练;但中国企业迅速跟进,在车厂、商超等场景开展实际测试,如宇树科技在吉利、蔚来车厂测试,优必选与东风、比亚迪等开展合作,傅利叶交付百台机器人,在上汽通用工厂测试,银河通用在药店、商超等场景展开测试,诸多企业规划在2025年出货量将破千台。

此外,EVTank指出中国政府层面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。国家层面,工信部2023年便已出台《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》;地方层面,上海市、北京市、浙江省、山东省等多地发布人形机器人相关行动/实施方案。

另一方面,资本市场也高度青睐人形机器人产业,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,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融资总额超过110亿元,其中中国市场占比超过45%。

值得一提的是,EVTank指出,人形机器人将为锂电池尤其是固态电池带来新的增量市场,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用锂电池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亿元。随着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、服务和家庭领域等多场景应用的加深,2035年将同步带动人形机器人用锂电池出货量达到72GWh,市场规模达到360亿元。

人形机器人对锂电池有着更高的性能要求:

(1)高能量密度:因其本体空间有限和对工作时长及效率的需求,对锂电池能量密度有更高的要求(向300Wh/kg以上发展);

(2)高倍率性能:工业场景对瞬时放电的要求,需要锂电池有高放电倍率(≥2C);

(3)快充性能:各作业场景期望减少“停工”时长,提高生产效率,对锂电池有快充性能的需求;

(4)安全性能和宽温性能:人形机器人对安全的需求较高,另外由于特殊场景如救援、探索等对工作温域的需求较高。

因此,固态电池更加符合人形机器人的需求,但由于全固态技术尚不成熟,行业目前更多仍以高端液态或半固态进行测试试验,未来再逐步向全固态过渡。

查看更多 >>

推荐新闻

微信咨询
联系电话
152 0129 8226
返回顶部